波新聞─劉己玄/台南
台南市關廟區龜洞里,與高雄市田寮區、內門區隔鄰,有一共同點是:盛產竹子。目前,龜洞里山坡地的竹子,部分已被鋸採,準備加工或做其他農業用途。
由於竹子生長快,近幾年為環保考量,坊間有大量家具與紙改用竹子製造。也有商人製作工藝品、樂器。
此外,竹筍是常見的美食,竹子的種子被稱為「竹米」,因為不易得,所以是珍貴的美食。
近年來,竹材被運用工程化方法,經物理和化學作用製成的竹纖維,用作紡織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成為另一種出路。
竹也常用於建造棚架(搭棚)、做為建材及掃帚、桌、椅等日用品。
許多人對於「龜洞里」地名及取名,也頗為好奇,想一探究竟。
據關廟區公所網頁指出,龜洞里是關廟區最南邊的行政里,南以番社溪(松仔腳溪)與高雄市田寮區為鄰,清領初期地名原稱為「猴洞」,是平原地形入山的重要關卡,乾隆年間,即有軍隊進駐,並有漢人入墾成庄,經百多年聚落發展,到日治中期,「龜洞庄」已發展為一個大型的「自然村」。
根據史籍記載,乾隆末年,官方遷來一群來自「新港社」平埔族原住民在龜洞附近屯丁,直到百多年前,「彎崎庄」因位於內、外新豐里,及崇德東、西里相互交通的重要孔道,形成了一條鴉片煙館、妓院、布商、鹽行林立的「雙現街」,直到清領末期交通路徑移往「旗竿崙」,才逐漸沒落。如今,平埔族後裔雖已高度漢化,但仍保留「拜壼」俗習。
公所引述說,里境除與龜洞里比鄰的「龜洞洋」堪稱平坦外,「坔溪」、「彎崎」等聚落附近,則因新化丘陵易受河川切割作用之影響,地形上顯得較為崎嶇破碎。
全境屬二仁溪流域範圍,流域涵蓋廣闊,支流水系發達,溯二仁溪而上的先民,在此落地生根,集結了田中及龜洞二里落。二仁溪流域之「曲流地形」極為盛行,其支流之一的「番社溪」在田中里的「坔溪」聚落繞了一個360度的彎,所形成的「斷溪灣仔」,最足以代表,也較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