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灣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也是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今天(8/29)出席國內第1件科技文物國寶,也是科工鎮館之寶「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舉辦的特展時語出驚人,呼籲學生們「不要太相信(聽)老師的話」。
圖/李遠哲自己出席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儀式。(記者陳雯萍攝)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昨天上午10點30分,在科工館北館B1F圓形中庭,舉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與他的─HOPE」特展,主要在展示他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交叉分子束儀器」。現場除了教育部長潘文忠、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國科會副主委陳儀莊、教育部長潘文忠、高雄市政府秘書長、科工館館長李秀鳳,還有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立委許智傑、議員郭建盟、多所大學校長,與各界貴賓,都出席共襄盛舉。
圖/李遠哲寫下承諾書與祝福語。(記者陳雯萍攝)
圖/李遠哲出席「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與他的─HOPE」特展。(記者陳雯萍攝)
圖/「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與他的─HOPE」特展科工館開幕。(記者陳雯萍攝)
圖/高雄市政府秘書長出席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儀式。(記者陳雯萍攝)
圖/國科會副主委陳儀莊出席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儀式。(記者陳雯萍攝)
圖/議長康裕成也出席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儀式。(記者陳雯萍攝)
科工館也特別安排了包括雄中、雄女、台南女中等多所學校的學校前來參加,下午,並有一場李遠哲與學生們的互動對話講座。而在上午長達23分鐘的致詞與研究解說中,李遠哲談到當初在美國進行博士後研究時,於民國56年在哈佛大學赫斯巴赫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Herschbach)期間,如何完成了「交叉分子束儀器」的過程與心得。最後,他語出驚人的告訴台下的學生們「不要太相信老師的話」,引起全場的關注。
圖/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李遠哲親自參加獲得熱烈歡迎。(記者陳雯萍攝)
隨後,在媒體聯訪時,李遠哲解釋說,科學是要走出未知的世界 走出新的世界。他提出「學生不要聽老師的話」可能很多老師會不高興,但他強調,學生聽老師的話,得到的只是既有的知識,而沒有找出新的東西,永遠不會進步。「一個科學家,是要做以前人家看不到的東西。」但如果這個學生說「老師,你不對!」當學生是對的時候,那一霎那間,科學才會進步!
圖/李遠哲在「交叉分子束儀器」作品前解釋學生「不要太相信(聽)老師的話」,為科工館鎮館之寶 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的研究做最佳的詮釋。(記者陳雯萍攝)
圖/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李遠哲致詞花了23分鐘與學生及貴賓們分享研究的過程與心得。(記者陳雯萍攝)
李遠哲也強調,他每天日以繼夜,很認真的在做研究,有一次甚至累到把一個「stop」的牌子,看成是路燈,一直在等綠燈等了一個小時,真的是累壞了。
圖/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李遠哲致詞花了23分鐘與學生及貴賓們分享研究的過程與心得。(記者陳雯萍攝)
他也分享自己能夠研究與創建出「交叉分子束儀器」,是因為自己很用心學習,他還學了「化學」物理、工程、設計,甚至是材料、焊接」,鼓勵學生們要整合性的多元學習,因為學無止盡,一定要跳脫出考試的範圍,從各個不同角度來學,才能做別人不能做的。
李遠哲也談到他能夠研究出「交叉分子束儀器」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素,是他常把立體空間畫在平面的紙上。一次與他合作多年的機器加工廠老闆就說,他在哈佛20多年,從沒有看過有人能在紙上把三度空間畫在紙上,並問他:「你爸爸是做什麼的?」李遠哲回答:「我爸爸就是每天都把三度空間畫在紙上的人,因為他是水彩畫畫家。」這名老闆恍然大悟的說,原來哦!你是有受過訓練的。
圖/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李遠哲親自參加。(記者陳雯萍攝)
在開幕式中,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也談到,以往能夠被列為文資「國寶」,不是歷史很久遠,就是生活、藝術的文物,但今年6月終於把「交叉分子束儀器」列為第一件科技國寶,成為全部373件國寶中的第373件,雖符合文資法的「科學」性,也在於他所創造的意義與價值。
圖/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也談到「交叉分子束儀器」列為第一件科技國寶,在於他所創造的意義與價值。(記者陳雯萍攝)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談到,「交叉分子束儀器」通過了國寶審定,反映它的科學成就以及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性。
圖/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記者陳雯萍攝)
圖/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左)與李遠哲(右)。(記者陳雯萍攝)
科工館館長李秀鳳則指出,民國89年科工館籌備「諾貝爾獎」百年特展時,得力於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院士的協助,才得以輾轉商購來館,也感謝時任科工館已故謝義勇前館長對於這項物件的精準目光,這20年來,「交叉分子束儀器」矗立在科工館「科學桂冠」常設廳裡傳遞科基礎學科的原理,未曾間斷,直到民國111年,時任館長陳訓祥前館長及館內典藏單位同仁的努力之下,成為國寶的因緣具足,終於促成本案。
圖/科工館館長李秀鳳。(記者陳雯萍攝)
圖/科工館館長李秀鳳(右)與李遠哲(左)。(記者陳雯萍攝)
國寶之指定,是由文化部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嚴謹認定國內各單位保管之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性與科學性作品、生活及儀禮器物及圖書文獻,選擇對人類社會價值較高且具意義者,審查指定並辦理公告。目前3百餘件的國寶大多典藏於國內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中研院史語所、史博館、史前館、臺博館、國家圖書館等13個機構,大部份都是歷史類與藝術類的機構,身為科技類博物館的科工館這件「交叉分子束儀器」,屬於生活儀禮器物類之教育、科研用品,依公告順序則被歸列為國內第373件國寶,同時也是國內第1件科技文物國寶。
圖/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成為科工館鎮館之寶。(記者陳雯萍攝)
圖/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成為科工館鎮館之寶。(記者陳雯萍攝)
這件國寶是「交叉分子束儀器」,是民國56年李遠哲於哈佛大學赫斯巴赫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Herschbach)期間,親自負責繪圖設計並偕同研究團隊開發組裝的第1件原型,後來因應研究的需求,又陸續製作了幾件分屬於不同研究單位。
特展地點就在科工館北館B1F圓形中庭,「交叉分子束儀器」將陳列於展場正中央,並搭配解說展板、文獻展示、機器運作的動畫製作,讓民眾了解分子碰撞與化學反應的機理等,展期即日起至明年2月底,希望民眾抽空來館看展,一窺國寶風采。這項展出到明年(113年) 2月29日止。
圖/國內第1件科技國寶 「交叉分子束儀器」在科工館開展,成為科工館鎮館之寶。(記者陳雯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