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來自台灣的北大博士林書任,成為「心安之處即是家」系列報導的最後一位特寫對象,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紮根於中國大陸的台灣青年的故事。林書任在涼山種植橄欖樹,帶領當地村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自稱身上有「台青」、「北大博士」和「鄉青」三個標籤的林書任表示,他選擇走的不同道路。傳統上,北大博士往往涉足科研機構、高校或企業研發領域,然而他選擇前往四川大涼山從事農業。他解釋,父親在他攻讀北大博士之前,已經投身於當地的橄欖油產業,種植橄欖樹並生產橄欖油。
回顧過去,涼山因極端貧困而備受關注,然而在2013年,中國政府啟動了精準扶貧計劃。林書任意識到,透過產業發展,能夠為當地村民帶來持續的收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讓他們通過辛勤勞動彰顯社會價值。在他的努力下,村民的收入增長了三倍以上,人均收入達到萬元左右,讓他們不僅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還能夠支持下一代,使老人們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
林書任強調,他的工作不僅是為當地帶來經濟希望,更在於為年輕一代創造機會。他指出,在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中,現代農業和旅遊觀光將是兩大主要方向,這兩個行業需要具備外語能力的人才。
除了提高老一輩的收入,林書任強調培養當地人才的重要性,使他們能夠為這兩大行業作出貢獻。他認為,培養具備外語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年輕人,不僅能夠推動當地產業發展,還能夠讓他們走向世界,為涼山注入新的活力。
林書任強調,台灣在鄉村建設和創新方面經驗豐富,他希望能將這些寶貴經驗分享給大陸,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為中國大陸的鄉村振興作出貢獻。他深信,這對他個人和整個社會都具有意義。
「心安之處即是家」,林書任深信在他的努力下,涼山的人民將會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