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蘇紘慶/花蓮
花蓮縣文化局今(13)日推出睽違四年的石材科普常設展《石況製造-從產地到日常》正式盛大開幕,花蓮縣長徐榛蔚歡迎全國及海外鄉親前來體驗石材自產地到日常應用的科普知識,深入了解花蓮的石藝歷史,以花蓮「石況」、工廠「實況」為核心,透過圖文介紹、收藏展品。大廳區同步展出由寧淨國際策展的《石事日常-蛇紋石與生活的100個靈感》,雙展呈現花蓮石材產地的日常,探索石材產業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是臺灣石頭的故鄉,在1960年代是花蓮大理石產業相當發展的時代,如今面對環境保護與產業變化,用科技與文創結合,持續前往未來新的創新與發展,過去重視實用,而現在創新除了實用外更加藝術化、精緻化,展覽發揮了花蓮的軟實力,也讓世界看到花蓮的亮點。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本展由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策展 ,以科普與教育為主軸,重新梳理花蓮石礦產業發展脈絡,首次將臺灣石礦的發展大事紀以時間軸搭配歷史照片呈現,自民國前、二次世界大戰後、至近代的歷史,解構臺灣石礦產業的發展歷程與故事。並藉由實物展出和平白、和仁灰、蛇紋石、玫瑰石、豐田玉、臺灣墨玉等6種花蓮特有的石礦樣本,輔以文字說明,向民眾介紹各種石材的特性、用途及加工方式,讓民眾深入了解臺灣石材的多樣性與價值。同時,石資中心特別設計針對國中小學童的石礦學習單,從小紮根產業文化面知識,歡迎預約參觀導覽。
1960年代臺灣東西橫貫公路開闢,掀起了花蓮石材產業發展的序幕,並隨著經濟起飛快速發展,花蓮產出高品質的大理石及蛇紋石等石材,內外銷舉世聞名,優異的品質與加工更讓臺灣在當時成為僅次於義大利,全球第二大的石材加工出口國,獲得「石頭故鄉」的美名,並成為花蓮縣獨具特色的重要產業。
展覽依循相關產業的發展脈絡,具體以「石礦科普知識」、「石礦開採與產業發展史」、「當代石材的生活應用」以及「民眾體驗互動學習」等四大面向,呈現石材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發展,體驗石材自產地到日常應用的科普知識,深入了解花蓮的「石(實)況製造」。
除了石礦本身之外,這次網羅花蓮超過10家在地加工廠,橫跨60年製造歷史的產品,包含早期60年代的大理石工藝品,如煙灰缸、胡椒罐等,到近代文創、設計風潮興起,結合新世代生活習慣的香氛、花器、醇酒玉等。
這次展覽主視覺與空間由可以工作室COYI STUDIO設計,以石材加工廠為靈感,運用石材廠常見的「天車」(橋式起重機)的橘色油漆為主色,透過真實的相片和鮮明色塊虛實對比,用堆疊、在縫隙中穿梭,呼應「從產地到日常」。展場空間以工廠廠房、機械常用之橘、黃色標線為靈感,結合鷹架、石材板架等工業道具,透過設計重現石材加工廠實況。圖解礦區採礦、拉鋸、研磨、表面處理、裁切、成品、品管、安裝施工等過程。
另外,《石事日常-蛇紋石與生活的100個靈感》蛇紋石特展至6月30日止,特展由擅長藝術文化轉譯、臺日文化交流的寧淨國際團隊策展,與以蛇紋石為靈感的設計品牌VERDE任意設計有限公司共同企劃。本展透過物件、人物採訪探討產自花蓮、自1950年代在花蓮壽豐鄉發現逾70年歷史的蛇紋石,隨著時間演變各種應用的轉換,展示出蛇紋石元件、建材、工藝品、石雕作品、大型藝術裝置等橫跨10家花蓮在地石材加工業者、超過20家花蓮在地與品牌的蛇紋石100個靈感物件,讓臺灣產的蛇紋石有全新的藝術文化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