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科技與產業

趕上電動車?各大車廠正關注氫能車發展

2024-07-16
閱讀時間:閱讀 2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2021年,美國政府批准了價值75億美元(約新台幣2,445.76億元)的計畫,用於擴建電動車充電站,但實際進展遠低於預期。全美僅有不到十個充電站,顯示出充電基礎設施建置的困境。

編譯/Cynthia

2021年,美國政府批准了價值75億美元(約新台幣2,445.76億元)的計畫,用於擴建電動車充電站,但實際進展遠低於預期。全美僅有不到十個充電站,顯示出充電基礎設施建置的困境。這不僅限制電動車的普及,也阻礙消費者對其的接受度提升。

隨著科技進步和環境意識的提高,氫能再度受到關注,被視為一種清潔能源的重要選擇。
隨著科技進步和環境意識的提高,氫能再度受到關注,被視為一種清潔能源的重要選擇。(圖/123RF)

電動車趨勢轉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對電動車的熱情逐漸冷卻,一些國家取消汽油車禁令,部分車主也開始重新考慮轉向傳統汽油車,大型汽車製造商也開始將重心轉向混合動力和充電式混合動力車款。這些變化不僅反映市場的實際需求與消費者偏好,同時也顯示出電動車面臨的技術、成本和基礎設施挑戰。

更多新聞:永續交通的未來 氫能電池成主要推力

氣候變遷持續加劇

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日益嚴峻,預測2024年可能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這現象引發對全球暖化影響的深切關注,特別是汽油車所排放的碳排放,仍然是主要的環境問題之一。面對這些挑戰,國際社會需要更加積極地採取行動,推動綠色能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而有效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

氫能車的發展演進

儘管過去氫能技術的接受度不高,但自19世紀以來一直被用於動力車輛。早在1970年代,現代汽車製造商首次探索氫能技術,展示其潛在的未來發展方向。隨著科技進步和環境意識的提高,氫能再度受到關注,被視為一種清潔能源的重要選擇。現代汽車業者和技術研發機構正積極推動氫能車輛的開發,期望通過改進技術和降低成本,使氫能車輛成為未來交通運輸的可行解決方案。

氫能車應用

2008年,本田(Honda)和豐田(Toyota)在日本政府支持下推出FCHV和Clarity氫能汽車,引領氫能技術在汽車領域的初步應用;通用(General Motors)、現代(Hyundai)和法拉利(Ferrari)等全球汽車品牌也加入氫能車的開發與研究。這些企業為了推動氫能技術的發展,投入龐大的資金,例如通用汽車投入350億美元(約新台幣1.14兆元)進行相關技術研發。本田則成功研發出行駛400英里的氫能卡車,適合長途運輸需求,展示氫能在商業應用上的潛力和可行性。

氫能基礎設施挑戰

目前,大部分氫能生產仍依賴天然氣和煤炭,而轉向可再生能源生產氫能技術則需時日發展。氫能生產成本高昂,導致氫能車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且建設氫能加油站的成本遠高於電動車充電站。在美國僅有53個氫能加油站,多數集中在加州,這顯示氫能基礎設施建設與車輛普及之間的挑戰與困境。

氫能車的安全性

氫能車的安全性需要特別的設計與製造工藝,本田在燃料電池車方面進行強化的安全設計與測試。這類車輛具有快速充能和零排放等優勢,若能有效解決安全性和成本問題。美國政府目前正積極投資7.5億美元(約新台幣244.58億元)推動氫能技術的發展,主要集中於改進電解技術、降低生產成本,以及推動氫能的更廣泛應用。

氫能的未來展望

儘管氫能面臨眾多挑戰,但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替代方案,仍具有巨大潛力。隨著對氫能的進一步投資和技術發展,未來十五年內,氫能車有望成為現實,為全球環境問題提供重要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Motor1.com

這篇文章 趕上電動車?各大車廠正關注氫能車發展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NASA發現首顆穿越太陽系的星際彗星

中國發射首顆機密實驗衛星「二十八號B星01星」 推動太空技術應用

南半球夜空罕見雙新星爆發 肉眼可見雙重宇宙奇觀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NASA發現首顆穿越太陽系的星際彗星
科技與產業

NASA發現首顆穿越太陽系的星際彗星

2025-07-04
中國發射首顆機密實驗衛星「二十八號B星01星」 推動太空技術應用
科技與產業

中國發射首顆機密實驗衛星「二十八號B星01星」 推動太空技術應用

2025-07-04
南半球夜空罕見雙新星爆發 肉眼可見雙重宇宙奇觀
科技與產業

南半球夜空罕見雙新星爆發 肉眼可見雙重宇宙奇觀

2025-07-04
巨型恆星塌縮黑洞前 噴發物質量超乎想像
科技與產業

巨型恆星塌縮黑洞前 噴發物質量超乎想像

2025-07-04
小米電動車出海計畫曝光!雷軍證實:2027年後再議、先解決國內交車難題
科技與產業

小米電動車出海計畫曝光!雷軍證實:2027年後再議、先解決國內交車難題

2025-07-04
特斯拉Model Y不再是全球最暢銷車款!這款車以微幅差距摘冠
科技與產業

特斯拉Model Y不再是全球最暢銷車款!這款車以微幅差距摘冠

2025-07-04
下一篇文章
承襲文化傳統-2024「嘉義好神」火燈夜巡即將登場

承襲文化傳統-2024「嘉義好神」火燈夜巡即將登場

科工館20日起推出「印夏拾光」系列活動 ​​​​​​​親子探索共拓館藏文物意象

科工館20日起推出「印夏拾光」系列活動 ​​​​​​​親子探索共拓館藏文物意象

最新新聞

Robert MacDonald, Bybit Chief Compliance Officer榮登2025年《亞洲法律雜志》十五強榜單
國際時事

Robert MacDonald, Bybit Chief Compliance Officer榮登2025年《亞洲法律雜志》十五強榜單

2025-07-04

閱讀更多
康寶萊蘆薈素檢測方法獲AOAC國際權威認證

康寶萊蘆薈素檢測方法獲AOAC國際權威認證

2025-07-04

NASA發現首顆穿越太陽系的星際彗星

2025-07-04
中國發射首顆機密實驗衛星「二十八號B星01星」 推動太空技術應用

中國發射首顆機密實驗衛星「二十八號B星01星」 推動太空技術應用

2025-07-04
南半球夜空罕見雙新星爆發 肉眼可見雙重宇宙奇觀

南半球夜空罕見雙新星爆發 肉眼可見雙重宇宙奇觀

2025-07-04

熱門推薦

114年「海洋文化領航計畫」第二次徵件開跑 邀請熱愛海洋的你一起復振航海文化力

114年「海洋文化領航計畫」第二次徵件開跑 邀請熱愛海洋的你一起復振航海文化力

2025-06-21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漾新聞|拒絕明星高中 他們選擇留在立志「上榜頂大不是夢」

漾新聞|拒絕明星高中 他們選擇留在立志「上榜頂大不是夢」

2025-06-19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Robert MacDonald, Bybit Chief Compliance Officer榮登2025年《亞洲法律雜志》十五強榜單
  • 康寶萊蘆薈素檢測方法獲AOAC國際權威認證
  • NASA發現首顆穿越太陽系的星際彗星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