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馬仕近/特稿
馬來西亞一位雷姓僑生,臉書寫下她與國劇緣,值得讓國劇愛好者分享她經驗。
這是40多年前的淵源, 1983年初,雷的學長戴貴立入伍沒有抽籤,具有教書一年經驗的他,專案分發至淡水紅毛城下的海光國劇學校教書。雷姓學妹也趁假日到山明水秀的淡水去探望學長,學長特別介紹當時小學三年級的四期學生,個子最小年最幼的李國麒(輩分排)認識,因此與國劇名伶,武生李佳麒結了緣。
當時佳麒在學校年紀最小,個子也是小不點,有點小淘氣,笑起來很是討人喜。學長愛搞笑,定要我收佳麒為乾兒子,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名義上就「將計就計」順水人情,同意了,偶而去探視學長,也關心這個小小武生。
海光劇校有嚴格的訓練和規律日常生活,每天5點多就起身喊嗓、練功,吃過早飯要上分科教育的課,下午又有時練功,大多上學科的課,遇上國軍文藝季,或是勞軍,也常常出外表演。
雷女士得知佳麒跟隨國劇團隊來馬來西亞演出,就期盼與40多年未見的他在這裡重聚。她說:「 當年的他還是個小頑童,今日見到已是壯年的佳麒,感歎這40多年的時光,怎麼就從指間無聲無息地悄悄流。」
接到學長通知,有演出消息,便呼朋引伴前往欣賞,這次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能夠大飽眼福,欣賞了一場精彩高水準的京劇演出,幸運又值得。欣賞高水準的演出,固然發揚國粹,至於「親人相逢,格外親切」,與乾兒子碰面,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