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路燈光害惹的禍 玉米農「說不出口的苦」

2025-02-05
閱讀時間:閱讀 3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楊舜鈞/嘉義義竹

嘉南農鄉日漸寂寥,政府德政廣施,連田間產業道路都豎立夜間照明的路燈,農村不再月黑風高,老農不需再摸黑巡田,但有些農作卻反受「光害」,特別是玉米,路燈下的玉米植株因光合作用失調,幾乎都「只會長不會生」,結不出玉米穗,這是玉米農「說不出口的苦」。

早期嘉南平原的農村,入夜後田間就一片漆黑,大地「暗矇矇」,農家夜間輪灌都得帶著手電筒照路。後來政府在農村產業道路普設「水銀燈」後,解決農家「摸黑之苦」。

但傳統式的「水銀燈」沒跟上時代的腳步,亮度不夠,易故障失明又耗電,於是後來改用亮度更高、「壽命」更長的LED路燈,使得農村入夜後,田野間箊產業道路都大放光明。

農家感受到政府這項德政,額首稱慶,但沒多久,就開始覺得「好像有些怪怪的」,種在路燈下的玉米「怎麼一直長高,但腰部就是結不出玉米穗來?」

明明整塊田的玉米都是同年同月同日下種,遠離路燈的玉米都己經結滿玉米穗,但靠近路燈下的玉米植株,生長特別旺盛,都長得一樓高了,卻看不到腰部結出玉米穗來。

甚至離路燈較遠的玉米都己經成熟快採收了,但路燈下的玉米植株卻還一片翠綠。老農們三五成群在田邊、庭院、店仔口及廟口騷首苦思「到底係安怎,那也安捏」,卻丈二金鋼摸不著頭緒。義竹中平村顏姓老農說「恁八種數十年的玉米,沒曾遇過這樣的問題,為何今麻變安捏?」

這個現象讓嘉南農村玉米農苦了數年後,答案才被破解,「原來問題出在路燈的光害」,因為入夜後路燈大放光明,從黑夜照到天亮,造成玉米的光合作用失調。有老農比喻「這有點像女性月經失調」一樣吶,但卻又不能去找婦科醫生幫玉米「調經」,這逗趣的比喻讓彼此笑彎腰。

因為路燈下的玉米,「都沒在休息,整天都在生長,沒有開花結穗傳宗接代的憂患意識」,所以,只會一直長高,忘了要開花結穗。老農因此形容這些燈下的玉米是「會大抹生的蕃麥」或「會長不會生的蕃麥」。

這種光害持續危害嘉南平原好多年,到處可見。燈下「會大抹生的蕃麥」面積大約都在二十坪左右,光害所至,無能倖免。數量約一、二百棵,保守估計,減收的玉米重量約近百斤。

老農找到「都是路燈惹的禍」的答案後,初始「有苦難言,幹譙在心內」,甚至偷偷破壞路燈電源。但這終究不是辦法,斷了電道路不亮,於是紛紛向政府農業部門及地方農會等相關單位提出反應,在不能沒有路燈的前提下,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最終找出在路燈加掛燈罩兼顧有路燈又盡量壓縮光害範圍的辦法,請台電加掛燈罩擦屁股,台電友善嘉惠農友,仁盡義至「加料不加價」。

於是在短短數年間,嘉南農村田間的產業道路的路燈,都加掛燈罩,如果路燈下兩側都是田地,就加掛全罩式的燈罩,如果只是一邊有農地,就加掛半罩式的燈罩,只遮擋一邊的光源。所以,農村田間的路燈「長相」跟市區的路燈「燈桿一樣,燈罩不一樣」。

旅外的農家子弟返鄉時難免大驚小怪「莊腳的路燈長的不一樣」。義竹東過村傑出農家子弟、前立委郭玟成就是其一,他老家前的玉米就是「會長抹生」,燈罩也跟小時候看到的不一樣,「五告龜怪 (奇怪)」,害他沒玉米吃,他好奇找來三叔公九嬸婆問半天,最後才知道「原來攏係路燈光害惹的禍,不是阿共仔的陰謀」。

幾年前台南仁德一位八十歲的蔡姓老農,自家菜園所種的玉米,曾有一株生了「九穗」的玉米,這是相當罕見的,這位老農種了五十幾年的玉米,「生目睭長眉毛」以來未曾見過這麼「多胞胎」。

那一年,他家菜園邊增設了一支路燈,他懷疑又是路燈搞的鬼,所以,那株玉米才會「珠胎」暗結,一次生九穗,但懷了太多「胎」,營養不良,一支也沒吃到,白種一場。真相到底是那株玉米基因突變或路燈「懷璧其罪」?沒人出面主持公道,謎底至今還留在仁德待解。

事實上,玉米的生長特性,屬於半日照的植物,只需要短日照就可以生長得很好,也就是一般日照時間八小時就可以正常的成長,總日照時數必須控制在12小時內,半夜路燈「光歸冥」、玉米像吃了興奮劑,該睡不睡,光合作用失調,影響到玉米植株的「生理週期」,導致開花延遲,甚至只開花不結穗。

有些老農心想,留著燈下的玉米植株無益,不如把它砍除,拿去村內五行方位的「營寮」做「馬草」,省得浪費土裡的養分,但這招失敗收場,因為砍下這些比一樓還高的植株,光源反而會更擴散,影響範圍更大,不如就留著它當「遮光牆」,反正玉米價格不高,損失不大。中平村顏姓玉米農認命的說,這不是氣候異常造成的,而是人為無心之害,「就當半夜遇到夭壽賊或惡夢一場吧」。

藥品廣告「斯斯有兩種」,光害更多種,玉米「會長抹生」只其中之一。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酪梨甘露》開賣首日出杯近三倍 季節銷冠 超越經典《楊枝甘露》

醫療暴力事件延燒 博田醫院公開澄清並委請律師提告維權

漾新聞|旗山老街轉型升級!高餐大攜手地方打造安心美味新商圈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酪梨甘露》開賣首日出杯近三倍 季節銷冠 超越經典《楊枝甘露》
地方時事

《酪梨甘露》開賣首日出杯近三倍 季節銷冠 超越經典《楊枝甘露》

2025-08-05
醫療暴力事件延燒 博田醫院公開澄清並委請律師提告維權
地方時事

醫療暴力事件延燒 博田醫院公開澄清並委請律師提告維權

2025-08-05
地方時事

漾新聞|旗山老街轉型升級!高餐大攜手地方打造安心美味新商圈

2025-08-05
地方時事

漾新聞|右昌奪冠瑞祥奪銅!女足逆風高飛 陳其邁頒獎表揚

2025-08-05
地方時事

漾新聞|桌球教父進駐中山!莊智淵轉戰教職培育國際體壇新星

2025-08-05
地方時事

漾新聞|中山大攜手台大醫院助攻轉型!民生醫院迎智慧醫療新篇章

2025-08-05
下一篇文章
「2025年十方FUN野望趣」親子野餐派對 2/22台中登場

「2025年十方FUN野望趣」親子野餐派對 2/22台中登場

微波爐、電腦和電動車都能拆 AI電子垃圾回收系統有多重要?

微波爐、電腦和電動車都能拆 AI電子垃圾回收系統有多重要?

最新新聞

北科大賽車隊獲FST臺灣盃冠軍 第8代電動賽車創最速單圈
科技與產業

北科大賽車隊獲FST臺灣盃冠軍 第8代電動賽車創最速單圈

2025-08-05

閱讀更多
BMW全新iX3電動車登場!800公里續航力直攻特斯拉Model Y

BMW全新iX3電動車登場!800公里續航力直攻特斯拉Model Y

2025-08-05
北京迎接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清華「T1」機器人率先練球衝金

北京迎接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清華「T1」機器人率先練球衝金

2025-08-05
OpenMind打造機器人界的Android!首批搭載OM1四足機器人9月問世

OpenMind打造機器人界的Android!首批搭載OM1四足機器人9月問世

2025-08-05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要闖關台灣了?謝金河:攻台難度極高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要闖關台灣了?謝金河:攻台難度極高

2025-08-05

熱門推薦

路燈光害惹的禍 玉米農「說不出口的苦」

路燈光害惹的禍 玉米農「說不出口的苦」

2025-02-05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北科大賽車隊獲FST臺灣盃冠軍 第8代電動賽車創最速單圈
  • BMW全新iX3電動車登場!800公里續航力直攻特斯拉Model Y
  • 北京迎接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清華「T1」機器人率先練球衝金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