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高美館《2025高雄獎》頒獎典禮盛大登場! 新世代創意對話 織就大南方永續藝術新章

2025-03-22
閱讀時間:閱讀 2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陳瑩/高雄

《2025高雄獎》頒獎典禮今(22)日於高雄市立美術館登場!以城市為名的藝術獎《高雄獎》是臺灣年度藝文盛事,高雄市市長陳其邁、立法委員林岱樺與邱議瑩、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簡美玲、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總監何恩禮、聚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聰田,以及本屆高雄獎評審委員團等嘉賓皆出席典禮,見證新世代藝術家在創作上的對話與激盪。本屆首獎由丘智偉、林弈軒、王仲平三位藝術家奪得並各獲50萬元獎金,葉俊麟獲「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聚和國際環境永續特別獎」則由張君慈獲得,另有5位評審特別獎及16名入選獎得主同獲殊榮,《2025高雄獎》入圍作品於高美館4樓展覽室展出至4月20日。

甫結束訪美行程的陳其邁特別出席《2025高雄獎》頒獎典禮,他表示,高雄近年在經濟指標、招商引資等各類城市評比中,躍升為六都第一,為此要向所有努力的高雄人喝采。陳其邁並指出,《高雄獎》是最具高雄城市精神、且最為重要的藝術獎項,鼓勵年輕創作者不斷地自我超越,他們富哲學高度、關懷人性的作品,其中深刻的意涵令人相當驚豔。同時,陳其邁也感謝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以及聚和國際響應支持《高雄獎》所設立的獎項,特別是今年新設「聚和國際環境永續特別獎」鼓勵藝術家關注減碳與生態議題,呼應高雄努力實踐淨零轉型的減碳精神。陳其邁期許,《高雄獎》能夠成為新生代藝術家開展藝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呼籲市民朋友定要到高美館細細品味所有入選作品。

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表示,《高雄獎》舉辦至今已有29年,是臺灣當代藝術中的重要獎項之一,本屆特別將「優選獎」改為「評審特別獎」,並新增關懷環境與土地的「聚和國際環境永續特別獎」,展現當代藝術與時俱進的時代意義。與此同時,《高雄獎》也持續秉持著前瞻性與開放性的精神,以反映當代社會面貌的作品,提供大眾多元思考與多重面向。3月25日臺灣美術節即將到來,林羿妏恭喜所有得獎者,並祝福這群潛力無限的新銳藝術家在未來持續閃耀發光。

《2025高雄獎》複審由賴香伶、陸先銘、蔡佩桂、陳明惠、姚瑞中等五位跨領域的專業評審嚴謹評選,最終決選出得獎作品。複審評審團召集人陳明惠提及,她認為《高雄獎》是臺灣最具內省精神的藝術獎項,不僅止於對於美學表現的關注,還有著對於人們所居土地的關懷。陳明惠十分欣見「2025高雄獎」的優秀獲獎藝術家,不論在創作媒材以及作品議題上的選取,皆是非常多元,不論往內心探討呈現年輕世代對於生活的不安、對過去事物的懷舊,與對於自我認同的焦慮;更對外在社會環境、文化議題提出批判。《2025高雄獎》不僅是當代藝術萬象爭艷的結晶,更對於眾人生活當下的生命與社會複雜性,以藝術提出精彩的觀察與再現。 

《2025高雄獎》首獎得主丘智偉、林弈軒、王仲平以多元媒材詮釋當代議題,展現深刻創意。丘智偉的《河邊的巨大之物》從一次偶然散步啟發,探討個人記憶與城市變遷的連結,透過拍攝新店溪等河堤橋樑,結合雕塑、投影、聲響與攝影燈箱,重構被忽視的空間經驗,引領觀眾重新凝視日常中的「巨大之物」。林弈軒的《快樂核世界公司》以誇張繪畫回應社群時代的虛假表演,批判外在訊息的空洞與人們寄託的虛幻理想,在色彩與形式中尋找真實自我。而王仲平的《平面的深度》,則透過攝影探索玻璃內外的視覺辯證,從窗外風景與反射的凝視中,細膩提問影像的本質——拍攝的是風景還是玻璃本身?三位得主以建築、繪畫、攝影交織出個人與社會的對話,為高雄獎注入新世代的藝術能量。

「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得主葉俊麟以《觀。自在》突破書法傳統,探索作者與觀者的對話;獲「聚和國際環境永續特別獎」的張君慈,其作《月潮搖籃曲:細胞》則融合自然與身體記憶,喚起環境意識。評審特別獎五名分別由黃奕翔《沉默練習曲》、蕭卓宇《變動的複數主體性》、賴科維《一些杯子》、何宇森《南方雪系列》以及劉怡君《暫時離開》獲選。

高美館今(22)於臺灣美術節前夕舉辦高雄獎頒獎典禮暨藝術家聯誼茶會,邀集眾多藝術界人士共襄盛舉,打造多元藝術觀點的交流平台,將得獎藝術新銳推向世界,期盼分享藝術文化的溫暖力量與前瞻精神。更多資訊請至高美館官網(www.kmfa.gov.tw)或「高雄市立美術館」臉書與Instagram查詢。

【獲獎名單】

高雄獎:

丘智偉《河邊的巨大之物》

林弈軒《快樂核世界公司》

王仲平《平面的深度》

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

葉俊麟《觀。自在》

聚和國際環境永續特別獎:

張君慈《月潮搖籃曲:細胞》

評審特別獎:

評審賴香伶/黃奕翔《沉默練習曲》

評審陸先銘/蕭卓宇《變動的複數主體性》

評審蔡佩桂/賴科維《一些杯子》

評審陳明惠/何宇森《南方雪系列》

評審姚瑞中/劉怡君《暫時離開》

入選獎:

曾芷郁、蔡名璨、林餘慶與魏杏諭、莊仟廷、傅聖雅、廖哲頤、劉智淵、梁芸睿、李侑誠、張志達、范章晟、梁瀚云、田欣以、鄭育、劉靜怡、黃姿婷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漾新聞| 高捷都會公園站驚傳落軌 一度停駛後恢復運轉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漾新聞|AI翻轉文化學習!客家學×青年論壇「創客AI科技學堂」激盪創意能量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 高捷都會公園站驚傳落軌 一度停駛後恢復運轉

2025-10-28
地方時事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AI翻轉文化學習!客家學×青年論壇「創客AI科技學堂」激盪創意能量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師大攜手德國包浩斯大學 設計工坊成果展點亮跨國創意火花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曾俊傑籲第一殯增設樹灑葬區 讓市區民眾就近選擇環保葬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林岱樺批檢方「編造死人筆錄」 公開審理揭檢調暗黑角落

2025-10-27
下一篇文章
如果我們強調 屏東人愛吃屏東米 意義大嗎?

如果我們強調 屏東人愛吃屏東米 意義大嗎?

林予晞回應「與惡2」未參演傳聞:不揣測他人,全力做好自己

林予晞回應「與惡2」未參演傳聞:不揣測他人,全力做好自己

最新新聞

地方時事

漾新聞| 高捷都會公園站驚傳落軌 一度停駛後恢復運轉

2025-10-28

閱讀更多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Bybit擴展衍生品陣容,推出XRP、MNT與DOGE期權合約

2025-10-27
舒淇首次執導《女孩》親力親為不嫌累 9m88挑戰台語崩潰戲壓力超大

舒淇首次執導《女孩》親力親為不嫌累 9m88挑戰台語崩潰戲壓力超大

2025-10-27
韓國科瑪入選政府主導的「AI工廠」計劃,助力推動韓妝制造領域創新

韓國科瑪入選政府主導的「AI工廠」計劃,助力推動韓妝制造領域創新

2025-10-27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曹操出行駛入境外出行市場,首批6國10城實現境外打車自由

2025-10-27

熱門推薦

高美館《2025高雄獎》頒獎典禮盛大登場! 新世代創意對話 織就大南方永續藝術新章

高美館《2025高雄獎》頒獎典禮盛大登場! 新世代創意對話 織就大南方永續藝術新章

2025-03-22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2025-03-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漾新聞| 高捷都會公園站驚傳落軌 一度停駛後恢復運轉
  • Bybit擴展衍生品陣容,推出XRP、MNT與DOGE期權合約
  • 舒淇首次執導《女孩》親力親為不嫌累 9m88挑戰台語崩潰戲壓力超大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