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林冬生/苗栗
教育的核心,不僅在於知識的傳遞,更是品格的塑造與世界觀的開拓。114年苗栗SUPER教師獎,突顯教育工作者如何以熱情與創新,引領孩子們邁向更廣闊的未來。他們的努力,讓課堂不再受限於書本,而是深入生活,成為學習與成長的真實體驗。
幼兒園組首獎——張佩華:「用土地孕育孩子的愛與責任」
在談文國小附幼,孩子們不僅學習知識,更在土地間探索生命的真諦。張佩華主任(瓢蟲老師)帶領幼兒親手插秧、種菜、割稻,讓他們感受辛勤勞作的價值,並學習分享與回饋社會。從烹飪課到木工製作,每一次動手實作都是成長的養分,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建立責任感與行動力。
圖:苗栗縣各級學校產業工會提供
國小組首獎——曹珈菱:「以科技與國際視野,拓展學習邊界」
知識的傳播不該受限於課堂,曹珈菱主任透過數位學習與國際教育,為學生開啟通往世界的大門。她設計數位素養課程,引導孩子掌握科技工具,提升學習效率,同時帶領教師社群共同成長,使學校成為科技教育的領航者。透過不斷創新,她讓學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拓展視野,擁抱未來的多元可能性。
圖:苗栗縣各級學校產業工會提供
國中組首獎——劉黛瑩:「春風化雨,讓教育成為溫暖的引導」
教育的影響,往往深植於細微之處。劉黛瑩老師以數位學習與遊戲化教學,使課堂充滿活力與探索精神。她用心陪伴每位學生,透過競賽訓練、藝術活動與團隊合作,培養自信與互助精神。多年後,畢業生依舊願意回到她的身邊分享成長歷程,這份溫暖的連結,正是教育的真諦。
圖:苗栗縣各級學校產業工會提供
高中職組首獎——林嶽峙:「突破語言學習界限,打造個人化成長環境」
學習語言不只是記憶單字,更是認識世界的途徑。林嶽峙老師善用AI與數位資源,針對學生需求訂製個人化教材,使英語學習變得更具趣味與實用性。她邀請外籍師資與國際學生參與課堂交流,營造真實語言環境,並融合本地文化,使學生在探索三義木雕藝術的同時,深化英語能力,展現「越在地、越國際」的教育理念。
圖:苗栗縣各級學校產業工會提供
苗栗縣各級學校產業工會理事長郭彥成表示:「今年度獲得推薦參加全國評選的SUPER教師,不僅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更透過創新方法,讓學習成為一場深入生活、融入社會的探索。他們的付出,讓教育的光芒照亮每個孩子的未來,也推動整個教育界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