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由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主辦的「探索海洋研討會2025」於4月24至25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圓滿落幕。此次研討會以「海洋豐富咱的生活」為主軸,吸引超過250位產官學研代表共襄盛舉,發表逾110篇研究成果,展現臺灣海洋研究的實力與前瞻視野,並為未來跨領域合作奠定深厚基礎。
研討會特別設有馬祖專場與鯨豚保育專場,從馬祖海域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保育建議,到鯨豚物種在碳循環與生態系統中的角色,皆引起高度關注。「近岸水文觀測與模擬」與「海洋大數據應用」亦是熱議主題,專家們分享衛星遙測、創新監測等技術成果,展示臺灣海洋觀測能量不斷精進。
會中焦點之一為海洋科學家邵廣昭榮譽講座教授發表的專題演講「探索海洋魚類早期生活史」,強調魚卵與仔稚魚研究對資源永續的基礎性意義。邵教授亦在另一場「海洋生態及保育」專題中發表「離岸風機人工魚礁效果初探」,探討綠能設施對生態棲地的潛在補償功能,為政策規劃提供新視角。
此次研討會由國海院五大研究中心共同規劃,議題涵蓋海洋教育、政策、文化、生態保育、水文觀測與產業創新等多元領域。副院長李寶卿於開幕致詞表示,活動恰逢國海院成立六週年,本屆研討會共展出112篇研究報告,是獻給研究院最具意義的生日禮物。
李副院長強調,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出「探索海洋」為國家三大戰略方向之一,國海院期望透過此類高強度交流平台,推動知識外溢,讓科學成果走出實驗室,真正回應社會與生活需求。
國海院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國際與在地研討會、主題策展與教育推廣,促進海洋素養普及與跨世代對話,深化全民對海洋永續的認識與參與,實踐臺灣作為海洋國家的全球角色與責任。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由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主辦的「探索海洋研討會2025」於4月24至25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圓滿落幕。此次研討會以「海洋豐富咱的生活」為主軸,吸引超過250位產官學研代表共襄盛舉,發表逾110篇研究成果,展現臺灣海洋研究的實力與前瞻視野,並為未來跨領域合作奠定深厚基礎。
研討會特別設有馬祖專場與鯨豚保育專場,從馬祖海域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保育建議,到鯨豚物種在碳循環與生態系統中的角色,皆引起高度關注。「近岸水文觀測與模擬」與「海洋大數據應用」亦是熱議主題,專家們分享衛星遙測、創新監測等技術成果,展示臺灣海洋觀測能量不斷精進。
會中焦點之一為海洋科學家邵廣昭榮譽講座教授發表的專題演講「探索海洋魚類早期生活史」,強調魚卵與仔稚魚研究對資源永續的基礎性意義。邵教授亦在另一場「海洋生態及保育」專題中發表「離岸風機人工魚礁效果初探」,探討綠能設施對生態棲地的潛在補償功能,為政策規劃提供新視角。
此次研討會由國海院五大研究中心共同規劃,議題涵蓋海洋教育、政策、文化、生態保育、水文觀測與產業創新等多元領域。副院長李寶卿於開幕致詞表示,活動恰逢國海院成立六週年,本屆研討會共展出112篇研究報告,是獻給研究院最具意義的生日禮物。
李副院長強調,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出「探索海洋」為國家三大戰略方向之一,國海院期望透過此類高強度交流平台,推動知識外溢,讓科學成果走出實驗室,真正回應社會與生活需求。
國海院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國際與在地研討會、主題策展與教育推廣,促進海洋素養普及與跨世代對話,深化全民對海洋永續的認識與參與,實踐臺灣作為海洋國家的全球角色與責任。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由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主辦的「探索海洋研討會2025」於4月24至25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圓滿落幕。此次研討會以「海洋豐富咱的生活」為主軸,吸引超過250位產官學研代表共襄盛舉,發表逾110篇研究成果,展現臺灣海洋研究的實力與前瞻視野,並為未來跨領域合作奠定深厚基礎。
研討會特別設有馬祖專場與鯨豚保育專場,從馬祖海域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保育建議,到鯨豚物種在碳循環與生態系統中的角色,皆引起高度關注。「近岸水文觀測與模擬」與「海洋大數據應用」亦是熱議主題,專家們分享衛星遙測、創新監測等技術成果,展示臺灣海洋觀測能量不斷精進。
會中焦點之一為海洋科學家邵廣昭榮譽講座教授發表的專題演講「探索海洋魚類早期生活史」,強調魚卵與仔稚魚研究對資源永續的基礎性意義。邵教授亦在另一場「海洋生態及保育」專題中發表「離岸風機人工魚礁效果初探」,探討綠能設施對生態棲地的潛在補償功能,為政策規劃提供新視角。
此次研討會由國海院五大研究中心共同規劃,議題涵蓋海洋教育、政策、文化、生態保育、水文觀測與產業創新等多元領域。副院長李寶卿於開幕致詞表示,活動恰逢國海院成立六週年,本屆研討會共展出112篇研究報告,是獻給研究院最具意義的生日禮物。
李副院長強調,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出「探索海洋」為國家三大戰略方向之一,國海院期望透過此類高強度交流平台,推動知識外溢,讓科學成果走出實驗室,真正回應社會與生活需求。
國海院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國際與在地研討會、主題策展與教育推廣,促進海洋素養普及與跨世代對話,深化全民對海洋永續的認識與參與,實踐臺灣作為海洋國家的全球角色與責任。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由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主辦的「探索海洋研討會2025」於4月24至25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圓滿落幕。此次研討會以「海洋豐富咱的生活」為主軸,吸引超過250位產官學研代表共襄盛舉,發表逾110篇研究成果,展現臺灣海洋研究的實力與前瞻視野,並為未來跨領域合作奠定深厚基礎。
研討會特別設有馬祖專場與鯨豚保育專場,從馬祖海域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保育建議,到鯨豚物種在碳循環與生態系統中的角色,皆引起高度關注。「近岸水文觀測與模擬」與「海洋大數據應用」亦是熱議主題,專家們分享衛星遙測、創新監測等技術成果,展示臺灣海洋觀測能量不斷精進。
會中焦點之一為海洋科學家邵廣昭榮譽講座教授發表的專題演講「探索海洋魚類早期生活史」,強調魚卵與仔稚魚研究對資源永續的基礎性意義。邵教授亦在另一場「海洋生態及保育」專題中發表「離岸風機人工魚礁效果初探」,探討綠能設施對生態棲地的潛在補償功能,為政策規劃提供新視角。
此次研討會由國海院五大研究中心共同規劃,議題涵蓋海洋教育、政策、文化、生態保育、水文觀測與產業創新等多元領域。副院長李寶卿於開幕致詞表示,活動恰逢國海院成立六週年,本屆研討會共展出112篇研究報告,是獻給研究院最具意義的生日禮物。
李副院長強調,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出「探索海洋」為國家三大戰略方向之一,國海院期望透過此類高強度交流平台,推動知識外溢,讓科學成果走出實驗室,真正回應社會與生活需求。
國海院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國際與在地研討會、主題策展與教育推廣,促進海洋素養普及與跨世代對話,深化全民對海洋永續的認識與參與,實踐臺灣作為海洋國家的全球角色與責任。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