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線上整合開發平台Replit,8日宣布與微軟(Microsoft)合作,Replit將正式上架微軟的企業雲端應用程式平台Azure Marketplace。
知名線上整合開發平台Replit,8日宣布與微軟(Microsoft)合作,Replit將正式上架微軟的企業雲端應用程式平台Azure Marketplace,其技術深度將整合到多項微軟雲端服務中,包含容器化(Containers)、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s),以及Windows版的PostgreSQL資料庫(名為 Neon Serverless Postgres)等Replit支援的資料庫服務。
延伸閱讀:Google Cloud深耕韓國市場 強化AI資料處理、在地化升級
Replit鎖定了沒有程式開發背景的人,作為目標客群。(圖/Replit)Replit瞄準「全民開發」,與GitHub Copilot相輔相成
雖然微軟旗下早已擁有廣受開發者歡迎的AI程式碼助手GitHub Copilot,但Replit與Copilot的定位其實並不完全重疊,兩者分別針對不同的用戶群和使用情境。
Copilot偏向為專業程式設計師提供AI輔助的瀏覽器內程式碼編輯功能,直接與Anysphere的Cursor等工具競爭。Replit的設計理念更強調「低門檻」,即使是程式設計經驗較少的使用者也能輕易上手。Replit讓用戶透過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mpts)就能建立網頁應用程式,從資料庫設定、身份驗證到儲存等繁瑣工作,Replit 都能一手包辦。對於有程式經驗的用戶,則能直接針對功能進行客製化調整,Replit 也支援多種程式語言。
Replit和微軟將這次合作的產品定位為「原型設計/設計工具」,類似於Figma這類工具的競爭對手。雙方也計畫將目標客群鎖定在非程式設計師的企業經理人,讓他們也能「自己動手」打造應用程式。
舉例來說,一位銷售經理就能利用Replit建立一個工具,來追蹤合約續約與客戶支援工單之間的關聯性。Replit發言人表示:「我們讓所有部門、所有職位的員工都能開發應用程式,無論他們是否有程式設計經驗。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與Copilot是互補的。」
Replit營收飆漲成亮點:非獨家合作,Google Cloud仍是重要夥伴
Replit是「Vibe-coding」(一種注重直覺和快速原型開發的程式模式)領域的指標性新創公司。執行長Amjad Masad在6月社群平台X推文透露,Replit在短短六個月內,年度經常性收入(ARR)從1,000萬美元飆升至1億美元。
Replit上一次募資是在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下獲得9,740萬美元,當時公司估值達到11億美元。Masad 在6月指出,Replit往後就不再需要募資:「我們銀行裡還有一半以上的資金。」這家新創公司宣稱其平台上擁有超過50萬名企業用戶。
儘管Replit成長迅速,但也面臨一些同樣快速發展的競爭對手,包括歐洲的Lovable和Bolt。Lovable的執行長表示,該公司在同期也達到了5,000萬美元的ARR,據傳正以約2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新一輪募資;Bolt也在大約五個月內成長到約4,000萬美元的ARR。
這次Replit與微軟的合作,若說有誰會受到影響,那可能是Google Cloud。因為目前透過Replit建立並運行的應用程式,通常是依附在Google Cloud上。事實上,Replit一直以來都是Google Cloud的成功案例之一,甚至曾被Google Cloud特別報導。
然而,Replit與媒體證實,這次與微軟的交易並非獨家合作。這凸顯Repli並非要離開Google Cloud,而是要擴大其服務版圖,以支援更多使用微軟服務的客戶。
資料來源:TechCrunch
這篇文章 打破界線!Replit進駐微軟Azure生態系 瞄準非開發人員市場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