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集團旗下上銀科技及大銀微系統20日參加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董事長卓文恒表示,今年展覽以AI機器人、無人化與智慧化為主軸。上半年機器人相關營收占比已逾9%,年底可望突破10%,明年仍將持續成長。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科技及大銀微系統20日參加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董事長卓文恒表示,今年展覽以AI機器人、無人化與智慧化為主軸。上半年機器人相關營收占比已逾9%,年底可望突破10%,明年仍將持續成長。

隨著產業投入AI應用加速,零組件、視覺等各領域廠商參與度顯著增加。卓文恒指出,目前市場以專用型與協作型機器人為主,非紅供應鏈將成為台廠商機。上銀將持續專注於機器人關節所需的傳動與驅動模組零組件,以及模組整合開發。此次參展主推機器人關鍵零組件、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及半導體製程智慧升級所需的晶圓機器人整合方案,並展示直角座標機器人模組應用。
因應半導體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發展,晶圓移載、加工與檢測精度需求愈加嚴苛。大銀微系統推出超薄型大中空精密直驅馬達(DMT系列),具最大340mm中空尺寸與22mm厚度,降低設備重心並減少震動,奈米級定位精度已獲半導體AI晶片大廠採用,應用於缺陷檢測、顯微檢測及干涉量測。自動化晶圓移載系統方面,HIWIN整合Wafer Robot、Load Port與Wafer Aligner,提供完整解決方案,M系列Wafer Robot的滾珠螺桿、線性滑軌與控制器皆為自主研發,展現軟硬體整合優勢。
延伸閱讀:
台灣機器人產業大突破!達明機器人攜手輝達 發表首款國產人形AI機器人
台達電積極拓展「智造」經驗 自動化展首度亮相AI感測機器人
機器人將走入家庭了嗎?iRobot 共同創辦人談家庭機器人未來
在AI領域,上銀與大銀微系統攜手美商合作開發AI物流機器人,正於物流業測試,預計年底或明年初將有小批量訂單。卓文恒認為,短期內2至3年,專用型AI機器人更具落地條件,例如物流搬運、焊接機器人因任務單純,較易投入實際場域;反觀人形機器人仍需時間發展,短期內以協作型與專用型應用較為穩定。
卓文恒強調,台灣廠商在非紅供應鏈具備優勢,未來機器人對安全性的要求將高於手機等產品,這也將成為台廠的重要發展契機。
談及近期對等關稅、匯率及無薪假等議題時,卓文恒表示,上銀並未規劃做四休三,由於銷美比重不到5%,影響有限,反而匯率波動的影響更大。上銀持續招募新血,今年包含產學攜手2.0計畫在內,合計招募約300人。
這篇文章 上銀、大銀微系統聯手參展 聚焦AI機器人與自動化應用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