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美國川普政府7月1日正式關閉成立近64年的「國際開發署」(USAID),宣告美國對外非軍事援助政策進入新時代。國務卿盧比歐當日發表聲明指出,即日起國際開發署終止對外援助職能,符合「美國優先」政策的部分剩餘項目將交由國務院接手執行。
盧比歐在聲明中批評,國際開發署自1961年設立以來,數十年累計動用逾7,150億美元納稅資金,在全球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非政府組織產業體系,但自冷戰結束以來,該機構在促進穩定與發展上的成效有限,甚至助長反美情緒與地區動盪。
「我們的援助政策必須服務於美國的核心利益與安全戰略,」盧比歐強調,「川普總統堅定要求對外援助全面對齊『美國優先』外交方針。」
川普政府自今年1月重新上任以來,啟動包括國際開發署在內的多項聯邦機構重整計畫。盧比歐在出任國際開發署代理署長後,推動大規模削減業務,決定取消該署83%的既有項目,僅保留約1,000個計畫,作為過渡性移交用途,待全球分支機構陸續關閉後,相關職能將併入國務院。
國際開發署自甘迺迪總統時期設立以來,長年主導美國對外非軍事援助,包括人道救援、基礎建設、教育與民主發展等項目。惟據多家美媒揭露,其部分資金亦被用於干預他國內政,引發外界爭議。
圖:第72任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