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耀輝/採訪報導
為紀念林吳秀錦女士之百歲冥誕,早在民國七十年間秀錦女士,第一位書畫老師正是黃群英先生,當時黃老師受邀於<碧峰畫室>教授書畫,吳女士就地之便勤學於師,之後陸續向學於多位老師︰如北美館教席王君懿老師、隨盧畫室汪濟老師……等,以及受精神導師吳長鵬教授的鼓勵與指導。其畫風兼容各家琢磨技巧與其拙樸筆法,構思造境,形成一種特有的筆意畫境;尤以水墨山水作品-「秀麗錦緻」之意境,如同其人其名,秀外慧中、麗而不艷,錦繡山水、清新雅致,最為獨特。
而此次展出畫作,以在秀錦女士百來張的山水畫作品中挑選有<詩堂>(題詩贊畫)的作品為主軸,包括前輩書畫家黃群英、姜一涵、吳長鵬、王君懿、汪霽、戴武光、陳宗鎮、蔡水景、林永發、謝桂齡、張穆希、吳逢春、吳烈偉、甘興德、詹德柔等老師的詩贊!
秀錦女士勤於治學,自修多種語文,鑽研各項手藝,榮獲日本京都池坊學院華道家元教授、亞細亞水墨畫交流展優選獎及朱銘長青藝術創作雕塑大師獎等獎項,且先後擔任服裝設計師、裁縫教師、花藝教授,以及精研書畫,完成上百餘件作品,並參加多次藝術作品展覽,成就頗為豐盛。渠曾說:「洋裁豐富其半百生活,花藝豐富其五百桃李,書畫豐富其近百生命。」她老人家在藝術「真、善、美」的創作上,可謂表露無遺。
其子藝術家林吉峰,為這次畫展策展人,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的研究組組長、瀝潭書藝會創辦人,現為碧峰畫室主人、露的畫會會長、新東方現代書畫家協會會長,平日忘情於藝術創作。這次畫展其創作[媽媽的容顏]作品,是回憶孩童時期,是在母親縫衣機踩踏聲中陪伴長大,每當母親秀錦女士,拾起那日以繼夜為客人所訂製的衣裳,於裁剪後剩餘的布料和一片片的「碎布頭」(台語:布幼仔、客語:布碎仔),總是想起母親那一針一線,點點滴滴為家庭操持的辛勞!
「布貼畫」創作,就是在當時的情境下,將裁剩的「碎布頭」,利用其各種質料的特性,沾上白膠黏貼於木板上所做成的畫作。本件作品是當時(1980年)於社教館個展三四十件布貼畫中的一件,保存至今依然亮麗完美,頗具代表性及紀念意義,亦是在藝術館本次展出的作品之一!
本展覽於「中壢藝術館-第一展示室」展出(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16號),即日起展出至7月6日(星期日)止,開放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5時,敬邀喜愛藝文的朋友,闔家蒞臨參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