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金聲/高雄
時代在變,百工百業都在變,其中業者透過中小學生利用書包背金飾「宅配黃金」己成絕響。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用在早期鹽埕區銀樓街「新樂街」的小孩身上,一點都不假。第二代的林姓銀樓業者想起國小時用書包替父親「快遞黃金」的回憶,至今仍印象深刻。
「別人想不到的啦」,林姓業者說,早期這是銀樓業間「不能說的秘密」,他四十多年前開始從事黃金加工業,加工場低調設在自家中,早期生意忙,且怕招來危險或被搶,出門都很低調,只要不明來路的車輛經常進出住家門口,就會暗中記下車牌「備查」。
他說,銀樓業者彼此間送貨都很小心,都用不起眼的袋子拿著就走,避免成為歹徒注目的目標。他從兒子還小時就叮嚀「出去不要跟人家說家裡做什麼」,保持低調以策安全。
他打造的金飾,「交貨」的店家都在附近的「銀樓街」新樂街上,大人送交金飾,歹徒容易發現,於是反向思考,改讓小孩用書包背金飾,書包成為「送貨袋」,小孩成為最佳「宅配員」。當年的歹徒絕對沒想到業者出這一怪招,因此,未曾出錯過。
第二代的林姓業者說,自己從國小二年級就替父親快遞黃金,曾一次揹時價值約30萬的黃金,那個年代,9萬就可買一棟透天厝。這不是其他同學曾經有過的經歷。店家看到他背書包進店後,就知道他來「收或送」黃金的,就把他帶入店後面,再將包好的黃金夾在他書本內讓他背回給老爸加工,這個時候,讓他對「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超有感。
他說當時父親耳提面命,因此他對自己書包中常放黃金的事絕口不提。每次替父親送完貨就能吃到一隻冰棒或得到一項玩具,一直到國二才停止這項「超級任務」。
後來這項任務,因金飾加工業者改由郵局簽約派員運送,「小朋友」利用書包「宅配」黃金的怪招才消失,林姓業者年紀輕輕就「榮退」。他笑稱自己是宅配業的「老祖宗」。
現在銀樓所賣的金飾,都由財力雄厚的業者以「中央廚房」的模式量產。早期各銀樓,幾乎都有自己的師父在店裡打造。因此,店裡的垃圾全部當黃金,從不假手他人打掃室內的垃圾,有專門收購「黃金垃圾」的人會找上門收購店裡的垃圾,如今這也絕響了。
業者說,因為飾金加工過程中,細微的金屑常掉落地面,所以打掃出來的垃圾中,真的有黃金。林姓業者話當年,他偶爾跟朋友開玩笑的說,他家裡的垃圾像黃金,朋友聽後都說他「鬼扯」,經他解釋後才相信係真也。
他曾收集店內的垃圾,一年裝滿1個垃圾桶,桶內頭髮、紙屑、雜物都有,結果那一桶垃圾賣了近10萬元,因為裡面滲雜著很多細微的金屑。因此,所有的垃圾,就屬黃金飾品加工場內的垃圾最值錢,而且都是老闆或師父親自打掃,沒有業者會把這些垃圾拿出去丟掉,全部包起來,都不必過濾,就會有人來收購。
這類的「垃圾買賣」,不是秤斤論兩計價,而是「概括收購」,輸贏自負,買賣雙方都憑自己的經驗判斷垃圾桶內的黃金數量,專業的收購者將桶內的垃圾倒在報紙上,先加以均勻攪拌,然後拿出1個碗裝水,隨手抓一把垃圾放入水中,定睛細看沉澱在碗底的黃金色澤及密度後,雙方就開始議價。
通常賣方都是憑經驗判斷這1年中加工過程耗損的數量而估計垃圾中的金量,但也會預留給專業收購者合理的利潤空間,因此,交易過程不會太過於計較,「只要對方出價合理就成交」。
業者指出,做這類的「垃圾買賣」,賣方如果經驗不足,就可能「高價垃圾低價賣出」;同樣的,買方也會有風險,就是怕遇上不良的賣方在金屑中滲雜青銅粉末。
早期的銀樓,都自備打造金飾的設備,如今因打造金飾的師父「後繼無人」,打造黃金的機械都變成廢鐵,早期使用的檜木「洗金斗」,高雄市如今可能碩果僅存一只,成為古骨展品。
年近七十歲的林姓老師父談起這項產業,不勝唏唏。沒有學徒,功夫就沒辦法傳承,留著也沒用,加工機械變成廢鐵。
他表示,早期高雄市的黃金加工業,全盛時期還有60家左右,有些業者工廠內的師傅及學徒,多達10幾人,如今,真正還靠機械從事黃金加工的業者,已經剩下不到三五家,而且都是「校長兼撞鐘」,老闆兼掃地工人。
他還指出,早期的黃金加工業者,廠內都必備好幾只用檜木製成的「洗金斗」,但現在業者都改用塑膠盆取代,目前高雄市碩果僅存的「洗金斗」就只剩下他店裡的一只,這只他已經使用了40幾年,經常被借出去展覽,40幾年來從這只「洗金斗」洗過的黃金總值超過1億,真的可說是一只「金盆」,但如今只能留著做古董。
現代犯罪手法翻新,金飾加工業者的宅配也與時俱進,而且不定時變招,但是,新的保全招術如如何,業者說「麥賽供」,不能露口風,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