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可/江蘇南京 報導】根據11月14日南京舉辦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的訊息,同期舉辦了“金甌無缺——海峽兩岸青年當代藝術與文化創意展”。
展覽共有建築、文創、繪畫和數字影像等四大藝術門類,展示了來自海峽兩岸的約100位藝術家近300組作品。展覽向觀眾展示了兩岸青年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合作和融合發展,呈現了對祖國統一的美好期盼。
展覽邀請了兩岸企業家峰會的相關人士參加觀賞,包括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臺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以及大陸方面副理事長張平、臺灣方面副理事長陳瑞隆,臺灣商業總會主席、兩岸企業家峰會常務理事賴正鎰等。展覽在共同創作、表現中同流共情,展現兩岸青年的藝術與文化創意,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新風貌。
在這個展覽中,為了鼓勵和支援兩岸青年藝術人才的成長,特別設立了針對45歲以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擴大到50歲以下)的藝術家的“海峽兩岸青年藝術家金甌獎”。
此次展覽同時邀請了中國美術學院王澍教授,進行了以《如畫江山與家園守望》為主題的影片講座。在建築藝術板塊中,展出了近年來兩岸合作的涵碧紫金灣系列專案,該系列由日本著名建築師磯崎新和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合作設計。這些具有濃厚人文風情和審美趣味的物理場景,將藝術融入產業,為兩岸青年的文創交流提供了平臺。
展覽中在文化創意的方面,展出了龍泉青瓷、汝窯、鈞窯、定窯、臺灣鶯歌燒以及宜興紫砂等優質作品。西泠印社副社長兼著名書法家童晏方先生親自題寫了臺灣八景,分別刻於八隻紫砂壺上,成為展覽的一大亮點。此外,龍泉青瓷協會會長陳愛明等一批國家級大師和青年藝術家也參與了展覽。
名瓷名器和新陶瓷藝術在傳統與當代的碰撞中展現出兩岸藝術家對器物美學、造物哲學的細膩思考和洞察,呈現出兩岸藝術家對器物美學、造物哲學的細膩思考和洞察。
繪畫藝術一直是兩岸長期交流和交融的重要媒介。在展覽的繪畫板塊中,充分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風格、不同代際的畫作,並展現了中華文化精神與哲學的融合,呈現了文化傳承與創新、新生與轉化的歷程。
數字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新焦點,承載著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在展覽中,來自四位臺灣藝術家的數字藝術作品展示了兩岸青年藝術家對於新媒介、新觀念的探索,並切片式呈現了當代數字影像藝術的創作趨向。
除了作品展示,展覽還舉辦了文化交流對話會,其中藝術家們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工作經歷和創作靈感,共同展望兩岸融合發展的機遇與前景。
在展覽現場,有觀衆表示,雖然海峽相隔,但展品所傳遞的兩岸青年的文化情懷和審美情趣,以及對當下的所思所想是一樣的,血脈相親、心靈相近在這一刻有了真實具象的感受。
一位參展的臺灣藝術家表示,祖國大陸的廣闊天地,爲臺青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在創作、創業、生活各方面的親切感受都在加強着身份認同和精神歸屬。
策展人之一、臺灣青年藝術家呂美儀表示,展覽在兩岸共創共進的敘事下,融入兩岸青年藝術家的個體記憶、個人生活,匯成血肉豐滿、溫潤有度的當代藝術現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的工作團隊非常年輕,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了高強度的工作目標,這也是血脈相融的家國熱情激勵着兩岸年青人的成長。
這篇文章 海峽兩岸青年藝術家作品跨界展陳 呈現藝術融合新景象 最早出現於 ENN台灣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