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科技與產業

綠能當道 中國海外太陽能和風能投資首次超過煤炭

2025-06-02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外媒EcoWatch報導指出,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 GDP Center)的最新分析,自2022年至2023年,中國近七成的海外電力投資流向太陽能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是自2000年代初中國開始支持海外電力項目以來,首次出現可再生能源投資超越化石燃料的情況。記者林育如/編譯

外媒EcoWatch報導指出,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 GDP Center)的最新分析,自2022年至2023年,中國近七成的海外電力投資流向太陽能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是自2000年代初中國開始支持海外電力項目以來,首次出現可再生能源投資超越化石燃料的情況。

中國的全球能源融資日益與綠色轉型接軌。(圖/123RF)

EcoWatch引用《Inside Climate News》指出,這一轉變凸顯中國在綠能技術及其所需關鍵礦產和金屬供應鏈中的日益主導地位。

GDP中心研究人員在新發佈的政策簡報中寫道,2021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中國將不再為新的海外燃煤電廠提供融資,轉而加大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支持。這項宣布標誌著中國全球能源政策的重要轉變,並可能填補發展中國家能源轉型中所面臨的資金缺口。

這份名為《不再投資燃煤?中國海外電廠投資組合的轉變?》(No New Coal: A Shift in the Composition of China’s Overseas Power Plant Portfolio?)的簡報,評估了中國2021年承諾的落實情況,並對其海外電廠的碳排放、裝機容量、能源組成及投資者進行歷史與近期概況分析。

報告指出,中國對發展金融機構與海外直接投資的能源融資中,68%現已投入可再生能源領域,自2021年起未有新增海外燃煤電廠投資。

然而,該轉變背後仍存複雜因素。研究指出,中國整體海外能源投資呈下降趨勢,整體投資組合仍以高碳項目為主。此外,儘管新燃煤投資已停止,但此前規劃中的燃煤電廠仍持續上線,預計未來數十年仍將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分析指出,若這些燃煤電廠全面投入運行,其年碳排放總量將相當於奧地利一國的排放。

另一項限制中國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的因素是其整體對外直接投資自2016年高峰以來持續下滑。

研究人員補充道,目前的轉變並不代表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大幅增加,因整體資金規模仍相對較小。2022與2023年間,中國僅資助了3吉瓦的風能與太陽能容量,相比之下,2013至2019年間的年度平均投資容量為16吉瓦。

儘管如此,報告指出,中國的全球能源融資日益與綠色轉型接軌,但由於先前已宣布的項目仍在陸續建設,燃煤電廠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占據相當比例。不過,像2023年「一帶一路論壇」上宣布的綠色投資與金融夥伴關係(Green Investment and Finance Partnership, GIFP)等倡議,具有推動永續發展的潛力,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能目標。

這篇文章 綠能當道 中國海外太陽能和風能投資首次超過煤炭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外媒EcoWatch報導指出,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 GDP Center)的最新分析,自2022年至2023年,中國近七成的海外電力投資流向太陽能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是自2000年代初中國開始支持海外電力項目以來,首次出現可再生能源投資超越化石燃料的情況。記者林育如/編譯

外媒EcoWatch報導指出,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 GDP Center)的最新分析,自2022年至2023年,中國近七成的海外電力投資流向太陽能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是自2000年代初中國開始支持海外電力項目以來,首次出現可再生能源投資超越化石燃料的情況。

中國的全球能源融資日益與綠色轉型接軌。(圖/123RF)

EcoWatch引用《Inside Climate News》指出,這一轉變凸顯中國在綠能技術及其所需關鍵礦產和金屬供應鏈中的日益主導地位。

GDP中心研究人員在新發佈的政策簡報中寫道,2021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中國將不再為新的海外燃煤電廠提供融資,轉而加大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支持。這項宣布標誌著中國全球能源政策的重要轉變,並可能填補發展中國家能源轉型中所面臨的資金缺口。

這份名為《不再投資燃煤?中國海外電廠投資組合的轉變?》(No New Coal: A Shift in the Composition of China’s Overseas Power Plant Portfolio?)的簡報,評估了中國2021年承諾的落實情況,並對其海外電廠的碳排放、裝機容量、能源組成及投資者進行歷史與近期概況分析。

報告指出,中國對發展金融機構與海外直接投資的能源融資中,68%現已投入可再生能源領域,自2021年起未有新增海外燃煤電廠投資。

然而,該轉變背後仍存複雜因素。研究指出,中國整體海外能源投資呈下降趨勢,整體投資組合仍以高碳項目為主。此外,儘管新燃煤投資已停止,但此前規劃中的燃煤電廠仍持續上線,預計未來數十年仍將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分析指出,若這些燃煤電廠全面投入運行,其年碳排放總量將相當於奧地利一國的排放。

另一項限制中國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的因素是其整體對外直接投資自2016年高峰以來持續下滑。

研究人員補充道,目前的轉變並不代表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大幅增加,因整體資金規模仍相對較小。2022與2023年間,中國僅資助了3吉瓦的風能與太陽能容量,相比之下,2013至2019年間的年度平均投資容量為16吉瓦。

儘管如此,報告指出,中國的全球能源融資日益與綠色轉型接軌,但由於先前已宣布的項目仍在陸續建設,燃煤電廠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占據相當比例。不過,像2023年「一帶一路論壇」上宣布的綠色投資與金融夥伴關係(Green Investment and Finance Partnership, GIFP)等倡議,具有推動永續發展的潛力,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能目標。

這篇文章 綠能當道 中國海外太陽能和風能投資首次超過煤炭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推薦閱讀

NASA規劃「Persephone」任務 重返冥王星揭地下海洋謎團

鄰近星系現神秘強能天體「Punctum」 天文學家:不屬任何已知分類

Virgin Galactic新一代Delta級太空船 2026年秋展開商業與研究飛行

外媒EcoWatch報導指出,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 GDP Center)的最新分析,自2022年至2023年,中國近七成的海外電力投資流向太陽能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是自2000年代初中國開始支持海外電力項目以來,首次出現可再生能源投資超越化石燃料的情況。記者林育如/編譯

外媒EcoWatch報導指出,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 GDP Center)的最新分析,自2022年至2023年,中國近七成的海外電力投資流向太陽能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是自2000年代初中國開始支持海外電力項目以來,首次出現可再生能源投資超越化石燃料的情況。

中國的全球能源融資日益與綠色轉型接軌。(圖/123RF)

EcoWatch引用《Inside Climate News》指出,這一轉變凸顯中國在綠能技術及其所需關鍵礦產和金屬供應鏈中的日益主導地位。

GDP中心研究人員在新發佈的政策簡報中寫道,2021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中國將不再為新的海外燃煤電廠提供融資,轉而加大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支持。這項宣布標誌著中國全球能源政策的重要轉變,並可能填補發展中國家能源轉型中所面臨的資金缺口。

這份名為《不再投資燃煤?中國海外電廠投資組合的轉變?》(No New Coal: A Shift in the Composition of China’s Overseas Power Plant Portfolio?)的簡報,評估了中國2021年承諾的落實情況,並對其海外電廠的碳排放、裝機容量、能源組成及投資者進行歷史與近期概況分析。

報告指出,中國對發展金融機構與海外直接投資的能源融資中,68%現已投入可再生能源領域,自2021年起未有新增海外燃煤電廠投資。

然而,該轉變背後仍存複雜因素。研究指出,中國整體海外能源投資呈下降趨勢,整體投資組合仍以高碳項目為主。此外,儘管新燃煤投資已停止,但此前規劃中的燃煤電廠仍持續上線,預計未來數十年仍將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分析指出,若這些燃煤電廠全面投入運行,其年碳排放總量將相當於奧地利一國的排放。

另一項限制中國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的因素是其整體對外直接投資自2016年高峰以來持續下滑。

研究人員補充道,目前的轉變並不代表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大幅增加,因整體資金規模仍相對較小。2022與2023年間,中國僅資助了3吉瓦的風能與太陽能容量,相比之下,2013至2019年間的年度平均投資容量為16吉瓦。

儘管如此,報告指出,中國的全球能源融資日益與綠色轉型接軌,但由於先前已宣布的項目仍在陸續建設,燃煤電廠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占據相當比例。不過,像2023年「一帶一路論壇」上宣布的綠色投資與金融夥伴關係(Green Investment and Finance Partnership, GIFP)等倡議,具有推動永續發展的潛力,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能目標。

這篇文章 綠能當道 中國海外太陽能和風能投資首次超過煤炭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外媒EcoWatch報導指出,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 GDP Center)的最新分析,自2022年至2023年,中國近七成的海外電力投資流向太陽能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是自2000年代初中國開始支持海外電力項目以來,首次出現可再生能源投資超越化石燃料的情況。記者林育如/編譯

外媒EcoWatch報導指出,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 GDP Center)的最新分析,自2022年至2023年,中國近七成的海外電力投資流向太陽能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是自2000年代初中國開始支持海外電力項目以來,首次出現可再生能源投資超越化石燃料的情況。

中國的全球能源融資日益與綠色轉型接軌。(圖/123RF)

EcoWatch引用《Inside Climate News》指出,這一轉變凸顯中國在綠能技術及其所需關鍵礦產和金屬供應鏈中的日益主導地位。

GDP中心研究人員在新發佈的政策簡報中寫道,2021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中國將不再為新的海外燃煤電廠提供融資,轉而加大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支持。這項宣布標誌著中國全球能源政策的重要轉變,並可能填補發展中國家能源轉型中所面臨的資金缺口。

這份名為《不再投資燃煤?中國海外電廠投資組合的轉變?》(No New Coal: A Shift in the Composition of China’s Overseas Power Plant Portfolio?)的簡報,評估了中國2021年承諾的落實情況,並對其海外電廠的碳排放、裝機容量、能源組成及投資者進行歷史與近期概況分析。

報告指出,中國對發展金融機構與海外直接投資的能源融資中,68%現已投入可再生能源領域,自2021年起未有新增海外燃煤電廠投資。

然而,該轉變背後仍存複雜因素。研究指出,中國整體海外能源投資呈下降趨勢,整體投資組合仍以高碳項目為主。此外,儘管新燃煤投資已停止,但此前規劃中的燃煤電廠仍持續上線,預計未來數十年仍將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分析指出,若這些燃煤電廠全面投入運行,其年碳排放總量將相當於奧地利一國的排放。

另一項限制中國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的因素是其整體對外直接投資自2016年高峰以來持續下滑。

研究人員補充道,目前的轉變並不代表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大幅增加,因整體資金規模仍相對較小。2022與2023年間,中國僅資助了3吉瓦的風能與太陽能容量,相比之下,2013至2019年間的年度平均投資容量為16吉瓦。

儘管如此,報告指出,中國的全球能源融資日益與綠色轉型接軌,但由於先前已宣布的項目仍在陸續建設,燃煤電廠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占據相當比例。不過,像2023年「一帶一路論壇」上宣布的綠色投資與金融夥伴關係(Green Investment and Finance Partnership, GIFP)等倡議,具有推動永續發展的潛力,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能目標。

這篇文章 綠能當道 中國海外太陽能和風能投資首次超過煤炭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NASA規劃「Persephone」任務 重返冥王星揭地下海洋謎團
科技與產業

NASA規劃「Persephone」任務 重返冥王星揭地下海洋謎團

2025-08-13
鄰近星系現神秘強能天體「Punctum」 天文學家:不屬任何已知分類
科技與產業

鄰近星系現神秘強能天體「Punctum」 天文學家:不屬任何已知分類

2025-08-13
Virgin Galactic新一代Delta級太空船 2026年秋展開商業與研究飛行
科技與產業

Virgin Galactic新一代Delta級太空船 2026年秋展開商業與研究飛行

2025-08-13
7月全球電動車銷售增速降至今年新低 中國市場拖累整體表現
科技與產業

7月全球電動車銷售增速降至今年新低 中國市場拖累整體表現

2025-08-13
福特砸數十億押注平價電動車 逆勢搶攻入門市場
科技與產業

福特砸數十億押注平價電動車 逆勢搶攻入門市場

2025-08-13
福特揭示突破性製程!打造全新低價電動車平台 挑戰產業新標準
科技與產業

福特揭示突破性製程!打造全新低價電動車平台 挑戰產業新標準

2025-08-12
下一篇文章
特斯拉自駕計程車6/12在德州奧斯汀上路 限員工搶先體驗

特斯拉自駕計程車6/12在德州奧斯汀上路 限員工搶先體驗

電力設備供應鏈告急!美工業設廠計畫不到一年宣告終止

電力設備供應鏈告急!美工業設廠計畫不到一年宣告終止

最新新聞

NASA規劃「Persephone」任務 重返冥王星揭地下海洋謎團
科技與產業

NASA規劃「Persephone」任務 重返冥王星揭地下海洋謎團

2025-08-13

閱讀更多
鄰近星系現神秘強能天體「Punctum」 天文學家:不屬任何已知分類

鄰近星系現神秘強能天體「Punctum」 天文學家:不屬任何已知分類

2025-08-13
Virgin Galactic新一代Delta級太空船 2026年秋展開商業與研究飛行

Virgin Galactic新一代Delta級太空船 2026年秋展開商業與研究飛行

2025-08-13
中鋼公司攜手產業夥伴 穩健因應挑戰 強化產業韌性

中鋼公司攜手產業夥伴 穩健因應挑戰 強化產業韌性

2025-08-13
7月全球電動車銷售增速降至今年新低 中國市場拖累整體表現

7月全球電動車銷售增速降至今年新低 中國市場拖累整體表現

2025-08-13

熱門推薦

綠能當道 中國海外太陽能和風能投資首次超過煤炭

綠能當道 中國海外太陽能和風能投資首次超過煤炭

2025-06-02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NASA規劃「Persephone」任務 重返冥王星揭地下海洋謎團
  • 鄰近星系現神秘強能天體「Punctum」 天文學家:不屬任何已知分類
  • Virgin Galactic新一代Delta級太空船 2026年秋展開商業與研究飛行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